公司新闻

beat365注册朱炳仁熔铜肖像“三部曲”开启世界肖像雕塑新纪元

2024-11-04 08:52:27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画面上,一位外国老者面部刻画非常细致,眼神深邃,头发蓬松,衣服的质感与熔铜写意相融,艺术风格独树一帜。

  这尊铜肖像,正是朱炳仁为好友、梵高母校安特卫普皇家艺术学院的现院长巴特•艾克曼斯先生精心熔铸,是继《我想象中的达利》《吴隐纪念铜像》之后,朱炳仁又一次为中外艺术大师铸像,成为朱炳仁熔铜肖像“三部曲”之一!

  谁都知道,朱炳仁以大型铜建筑与恢弘熔铜艺术品著称,那么,从何开始,又为何将铜艺术的视角对准大师肖像呢?

  在西湖艺术博览会上,朱炳仁100件熔铜艺术品,与西班牙超现实主义大师萨尔瓦多·达利的青铜雕塑遗作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这场对话在国内是首次,引起了广泛关注,《人民日报》对此进行了文化观察——《谁来与达利对话》。

  显然,这是一场被动的“对话”,可在朱炳仁看来,这是一场主动的“对话”。“对话比我们想象的要简单,因为艺术品自己会说话”,于是,朱炳仁赶在开展前,用熔铜艺术创作了《我想象中的达利》雕塑,两根往上翘的胡子,生动地捕捉了达利的桀骜与不逊。

  达利纪念馆负责人居庸对这件作品赞不绝口,甚至开玩笑愿意高价购买。居庸指出,熔铜艺术与达利作品至少有一点是共同的,达利的熔化时钟软化了时间概念,而熔铜艺术则展现了铜的软硬对比。

  后来,朱炳仁写下诗作,表达了对达利的敬仰、跨越和遥望——“我带着自己生命之作以朝圣的虔诚,给艺术神坛以献祭。解形熔意,云卷云舒,超越时空,不卑不亢”。

  朱炳仁的第二尊铜肖像,则为西泠印社“创社四君子”之一的吴隐大师设计制作。

  吴隐,原名金培,号潜泉,是浙派篆刻的代表性人物。1904年,他和丁辅之、叶品三、beat365王福庵四人联名结社,为热爱捐出家产,创建了海内外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西泠印社。

  2023年,西泠印社迎来120周年庆典,beat365为此举办“先生归来:吴隐和他的时代”系列活动。作为西泠印社的一员,朱炳仁决定为其铸造一尊熔铜肖像,以此表达对这位前辈的敬意。

  这座铜制雕像高0.62米,重约45公斤,朱炳仁精准捕捉了吴隐的面部神情,通过简洁有力的线条展现其坚毅、海纳的大师风范。

  铜像下方的“衣袂”设计飘逸灵动,完美融合了熔铜艺术“自由”的独特魅力。这件作品用当代创新的熔铜工艺来表达,既是对吴隐的致敬,又以此呼应百年西泠一直以来倡导的守正创新精神。

  在庆典开幕式上,这尊《吴隐纪念铜像》被西泠印社美术馆永久收藏,成为朱炳仁对吴隐大师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深情回望与致敬。

  随着朱炳仁熔铜艺术国际影响力的提升,2015年,在北京的一次展览上,朱炳仁结识了一位来自比利时的神秘嘉宾——安特卫皇家艺术学院院长Mr.Bartd Erckermans,昵称巴特院长。

  这所学院,是继佛罗伦萨美术学院后欧洲最古老的艺术学院之一,曾孕育梵高这样的天才。beat365巴特院长对朱炳仁的作品赞不绝口,当即提出前往杭州,要到朱炳仁的江南铜屋和工作室去看一看。

  在亲眼目睹了朱炳仁几十年创作的数百件艺术品,巴特院长忍不住地吐出中文,“漂亮,漂亮!”。特别是见到《燃烧的向日葵》等熔铜作品后,不禁感慨出:“你让世界看到了梵高《向日葵》的背面。”

  2018年,朱炳仁在柏林举办艺术个展,巴特先生为其撰写长评:“朱炳仁使用的是祖先的语言,讲述的却是当代的故事……我想对于西方的艺术家来说,能看到朱炳仁的铜雕作品,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今年,“熔铸古今——八十而立朱炳仁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开展,巴特先生和意大利画廊主理人罗珊娜专程来京,对《稻可道,非常稻》《宋画迷宫》等作品给予高度评价。

  在创作《巴特先生铜像》时,朱炳仁捕捉其精神特质,通过熔铜特有的流动性和不确定性,展现巴特先生的深邃思想和广阔视野,使得这尊铜像不仅形似,更神似,成为中西艺术交融的典范。

  朱炳仁熔铜肖像“三部曲”,以其创新融合开启了世界肖像雕塑的新纪元。通过熔铜艺术,朱炳仁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肖像艺术完美结合,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跨越了国界、语言和文化的障碍,成为连接不同文化和心灵的桥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