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嘉兴微瑞光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微瑞光学”)百级超净生产车间,工程师正操控光刻机,将比头发丝细千倍的光学结构“雕刻”在晶圆上。这恍如科幻片中的场景,在企业日常研发中随时可见。
微瑞光学成立于2022年,是一家专注于晶圆级光学元器件及光学解决方案的企业,在行业内处于领先地位。凭借先进的微纳光学技术,微瑞光学正在改写VR眼镜的重量、车载激光雷达的精度甚至光纤通信的未来,以点点微光照亮世界,从方方面面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我们的技术,就像在米粒上雕刻‘千里江山图’。”微瑞光学创始人、总经理杨兴朋的比喻,揭开了微纳光学技术的神秘面纱,“8寸大小的晶圆上,可能有三四万颗透镜整齐排列,对精度的要求非常高。”
据介绍,这项以微米、纳米为计量单位的光学技术,能在玻璃或硅晶圆上批量制造微透镜阵列(MLA)、衍射元件(DOE)等精密结构,让光学元器件更轻薄、性能更强悍。
从酷炫的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设备,到激光雷达、智慧照明、消费电子、光通讯等,光学元器件几乎覆盖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是隐藏在生活中的“光学宝藏”。
近几年,“元宇宙”的概念爆火,包括VR、AR、MR在内的扩展现实(XR)硬件被普遍认为是打开“元宇宙时代”的关键钥匙,不过,VR设备的笨重曾让不少人望而却步。beat365注册
微瑞光学通过全球独创的Pancake相位补偿技术,不仅使XR类智能眼镜更轻薄,还攻克了“鬼影”和“漏光”难题,让画面更加清晰明亮,体验感简直“爆棚”。
激光雷达是车辆自动驾驶的“眼睛”,而微瑞光学采用独家技术的一体式MLA,具有光学效率高、集成度高等优势,还能适配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的多种应用场景,如迎宾光毯、转向示意灯等,通过精准的光线控制和动态灯效,让车辆外观更有科技感、更具个性化,同时让汽车驾驶更加安全。
在杨兴朋看来,“光”是一种语言,车灯的灯光是车与车、人与车的沟通语言,微瑞光学走在汽车智慧照明这一细分赛道前沿,正在通过人车交互的语言,推动交通出行变得更安全、更美好。
值得一提的是,微瑞光学不仅拥有成熟的微纳光学技术,还具备设计、母版制作、刻蚀、压印、切割等“一条龙”全制程工艺,能够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我们具备IDM(垂直整合制造)模式下顶尖的平台型光学‘设计+工艺’能力,核心产品线的硬核实力能够比肩甚至超越海外龙头企业。”杨兴朋透露,去年,微瑞光学就已经和国内头部车企达成量产合作。
作为一家初创科技企业,微瑞光学的快速崛起,主要得益于技术过硬和产品扎实,其核心是一支始终葆有奋斗热情的人才团队。
微瑞光学的人才构成堪称豪华,汇聚了众多来自国内顶尖院校的硕博人才,其中核心成员曾在国际知名企业光学部门担任技术和产品骨干岗位,均有10年以上的微纳加工、成像光学、照明光学等专业领域研发落地经验。目前,企业硕博率达52%。
杨兴朋1979年出生于山东,本、硕、博都毕业于清华大学,后来在知名外企打拼了十多年,长期深耕光学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光学行业前景广阔,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我们中国有自己的团队,是不是也可以成立公司,开发一些有竞争力的产品”,怀着这样的初衷,微瑞光学应运而生。
嘉兴招商引资的力度、对初创企业的扶持政策、给予各类人才的支持、便利的交通条件、政府部门关怀备至的服务等,为微瑞光学成长打开了空间。企业成立后,从厂房建设起步,搭建起千级、百级超净间,购置了先进的研发设备,每年投入的研发费用超1000万元,为技术突破创造了优越条件。
从此,微瑞光学一路“打怪升级”,专利拿到“手软”。2022年,微瑞光学以研发为主,进行专利布局和工艺积累;2023年,产线顺利建成,成功进入北美的供应链体系,并和国内、国际知名厂商展开合作;2024年,企业取得融资突破,进一步加速量产与技术迭代。截至目前,企业已申请专利近100项,获得专利授权近50项。
回顾企业发展历程,前进的每一步都让杨兴朋印象深刻。beat365注册去年,微瑞光学在工艺上遭遇良率瓶颈,团队从研发、生产全制程反复推敲,一次次推翻原有方案,不断在实践中“拆盲盒”,经过近4个月的合力攻坚,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通过优化参数和材料,将良率从不到50%提升至90%。
“光学是一门既古老又深奥的科学,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待着我们去探索。”杨兴朋说,今年,企业将在布局光通信和光波导技术的基础上,投入硅透镜量产产线,并在衍射光波导技术上实现SRG(表面浮雕光栅)的量产突破,beat365注册还将努力推动产品进入欧美及东南亚市场。对于未来的发展,他信心满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