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经济飞速发展,1980年其国内生产总值跃居世界第二。
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政府派出著名企业来到云南腾冲,此行的目的很简单,就是拆除“四座日本赎罪雕像和倭冢”。
当天,日本企业代表与中国政府官员齐聚一堂,现场气氛十分紧张。突然,日本代表趾高气昂地说道:“如若能拆除倭冢和四个赎罪雕像,我们愿意斥巨资投资腾冲。”
话音刚落,中国政府官员怒喝道:“投资可以不要,但尊严不同侵犯。” 见硬的行不通,日本代表语气一转。
他劝说道:“你看这里经济如此落后,如果有我们的帮助相信不出几年,这片土地就会摆脱贫困走向富强。更何况,拆除雕像和倭冢对你们来说并没有损失。”
本以为谈判能顺利进行,任务能圆满完成。然而日方代表听完条件后,却一个劲的摇头,最终灰头土脸的离开谈判桌。这究竟是一回什么事?
三个条件分别是什么?四座赎罪雕像和倭冢是为何建立的?就让我们走进今天的故事,探寻一下这段“英烈追忆。”
日本侵华战争一经打响,四万万华夏儿女同仇敌忾。在敌众我寡,敌强我弱的前提下,中国军人用血肉筑起坚不可摧的墙壁。
随着时间的推移,侵华日军战线越拉越长,后续补给无法及时输送,这导致正面战场陷入消耗模式。
为避免损失扩大化,日本军事高层调转战略,从陆地转为海洋,发动了著名的太平洋战役。战役覆盖范围极广,包括缅甸、菲律宾、越南等一众东南亚国家。
日本之所以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切断所有中国盟军的补给,让中国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
这个时候,许多欧洲国家察觉到日本的狼子野心,为防止日本占领中国继续侵略中国,英国等欧洲国家开始向中国输送物资,保全中国持续作战能力。
当然,日军断然不会允许欧洲国家补给中国,因此,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踏向滇缅公路,旨在切断“中国生命线万远征军前往缅甸作战。同古保卫战中,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坚守12天,遗憾落败。
自此,最后一道防线失守,滇缅公路被占,不久后腾中惨遭沦陷。为保全兵力,一部分远征军退守到怒江东岸,一部分进入印度境内。
1942年5月,爆发了抗日史上最惨烈的战斗之一——腾冲战役。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意义重大,如若胜利,不仅能夺回滇缅公路,还能解救驻扎在那里的英军。beat365网址
战争初期,考虑到地理和补给无法输送等原因,中国远征军损失惨重,战局一度陷入不利。
此外,日本鬼子装备精良,他们在交战区域埋伏数以千计的地雷,给远征军造成不少阻碍。
尽管如此,远征军依旧不屈不挠,他们不惧艰险,勇往直前,直到杀光最后一个日本人。
当时,腾冲县政府为协助远征军获胜,发动大量人员开凿工事,运输粮食、弹药。
不久后,腾冲总攻拉开序幕,攻克城头后,远征军进入城内,然而城中的地形复杂多变,日本在城内修筑的防御堡垒更是给远征军带来了很大的阻碍。
这场战役意义非凡,奠定了滇西胜利的基础,吹响了反帝国主义的号角。四个多月以来,beat365网址腾冲战役的惨烈程度是我们所想象不到的。
据悉,本次战役远征军共阵亡9000多名,日军共阵亡6000多名,更重要的是,10万远征大军中约有三分之二以上的人身体被烧伤,面目全非的不在少数。
据一些参加过战役的老兵回忆,刚冲上去一个连的士兵,不足半个小时就只剩下四五个人。除此以外,日军还十分狡猾,他们设置了不少暗堡和地雷区,我们的很多士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就连尸骨都没法收回。
的甚至连10岁都没有。他们本该享受父母的呵护,长辈的关怀,然而战争带走了他们的生命,甚至于客死他乡。
据英国士兵回忆,当时我搭乘飞机回国,途径腾冲县城时,我不由得往下观望。
那一刻我永世难忘,整个县城燃烧着熊熊大火,除了血色以外,看不到其他颜色。即便是身在万米高空,我依旧能听到厮杀声和枪炮声。
20集团军总司令霍揆章打扫战场时,他不由得流下眼泪。在当地民众的建议下,他亲自致电蒋介石,电报内容为“腾冲战役艰难无比,数万将士血染沙场,以告慰在天之灵,特此恳请蒋委员长允许修建烈士陵园。”
1944年11月16日,“腾冲阵亡将士纪念建筑委员会”成立,霍揆章为本次主任委员,全权负责修建各项事宜,地址为腾冲县西南小团坡,云贵监察史李根源先生赐名为“国殇墓园”。
一切准备就绪后,腾冲居民自发的前往清扫战场,十几天的努力下,绝大多数远征军将士的尸体被安置到国殇墓园。
就在这样时候,一个问题迎面而来。6000多名日本士兵的尸骸如何处理,如此炎热的天气,尸体腐烂的话产生瘟疫可就得不偿失。
但要耗费人力物力去清理日军尸体,别说腾冲百姓,就连远征军将士都无法接受。
很快,李根源先生就找到了解决之法。他沿用了秦桧跪岳飞的典籍,在国殇墓园几百米外建立了一个日本倭冢,倭冢前修筑着四个跪拜模样的日本军官雕像。
其中一个是按照日军将军藏重康美的原型打造的。等一切准备就绪,李根源建议道:“这是日本倭冢,我们将日军尸体绑成雕像模样,然后埋进倭冢里。
腾冲老百姓一听觉得有道理,因此,他们纷纷前往战场将日军尸体绑成雕像模样并埋葬到倭冢里。
远征军得胜归来的消息振奋举国上下,抗日热潮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很快,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抗日战争落下帷幕。
新中国成立以后,作为二战胜利国,中国的影响力和综合国力日益增长。随着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确立中美建交以后。
交流过程中,日本政府偶然间得知腾冲县倭冢和四座雕像的事情,很快日本官员透露了强烈不满,日本方面认为这是对中日友好的践踏,是对日本的侮辱,但在中国看来这是对历史的铭记,是对死去将士的哀悼。
就这样,日本人先后提交了数次申请,希望能拆除雕像并归还日军遗骸。但中国政府态度强硬,在原则问题上不予以半分退却。
见强硬的不行,狡猾的日本政客另辟蹊径,选择用钱来收买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后,日本派遣国内的世界五百强企业抵达腾冲谈判,日本代表的“诚意满满”。
内容为,只要拆除倭冢并归还遗骸,日本企业将斥巨资投资腾冲,将短时间内提升腾冲经济、科技、农业水平。
如此诱人的条件,相信每个人都会有所动摇。但对于腾冲而言,这是基本原则,日本侵华是客观事实,不容曲解,不容争辩。
经过数次商讨后,腾冲政府提出三大要求,只要满足这三点,拆除倭冢和归还遗骸就可以有序进行。
第一,要求日本拆除所有的靖国神社,靖国神社供奉着二战时期的甲级战犯,其中还有不少侵华高级将领。如果靖国神社得以拆除,日本右翼势力将会遭到史无前例的冲击。
第二,修改日本中小学教科书,让所有日本人尊重历史,铭记当年日本军国主义的丑恶行径。
听到这三个条件,日本代表面前一黑,瞬间陷入沉思。因为,在他看来这三个条件没有一点能完成,别说是他,即便是现任首相完成这三个条件都是难如登天的事情。
后来,日本代表加大经济补偿力度,希望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过,在腾中政府和中国看来,经济怎样都能发展上去,但历史不可磨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