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平陆运河风物志|英雄故beat365app里树参天

2025-03-16 05:07:56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是一条什么样的河?有人说,它是一条历史之河、文化之河;也有人说,它是一条民俗之河、风物之河。厚重的文化底蕴、丰富的自然景观、素朴的乡土人情,赋予平陆运河别样的人文气质。 广西云-广西日报推出“平陆运河风物志”系列报道,beat365让您在品读中,邂逅一方古迹、寻味一道美食、感悟一种心境、捕捉一段流光,了解平陆运河的前世今生,触摸强劲的时代脉动。

  著名剧作家田汉有诗云:“近百年来多痛史,论人不应失刘冯。”在一百多年前的中法镇南关之战中,作为清军统帅、可能也是战场上年纪最大的人,冯子材在关键时刻第一个手持武器,冲向敌军。

  《清史稿》记载:“(冯子材)自开壁持矛大呼,率二子相荣、相华跃出搏战。诸军以子材年七十,奋身陷阵,皆感奋,殊死斗。”

  镇南关大捷是清末中外战争中,中方唯一全胜之役,使清政府免于割地赔款之辱。

平陆运河风物志|英雄故beat365app里树参天(图1)

  历史的硝烟已然远去。一个春日的午后,我们踏入钦州市钦北区宫保街的冯子材故居,探寻这位南疆耆将的传奇人生。

  一湾碧水、数株老树,在故居门前营造出清幽意象。与气派威严的刘永福故居不同,冯宅更像隐于林下的长者,质朴低调。

  走近大门,一副对联映入眼帘:“大树家声,凌云世泽。”“大树”指东汉开国名将冯异。史载冯异战功卓著而为人谦逊,每到论功行赏,常在树下默坐,人称“大树将军”。

  冯子材字楠干、号萃亭,都跟树有关。事实也证明,千载之下,他无愧于又一位“大树将军”。

  步入故居大门,迎面是一片开阔的演兵场,正中立着钦州籍著名雕塑家、广州美术学院教授曹崇恩创作的冯子材半身像。老人面容坚毅,目视长天,仿佛越过百年光阴,仍在思索国家民族的未来。

  石像之后是主屋,为当地传统的“三排九”式建筑:三进院落,每进三间大屋,每间大屋又包含三个房间。从空中俯瞰,九间大屋横排纵列,仿佛士兵列阵。大屋装饰则灰墙素瓦、不事雕琢,恰似史书中“治军四十馀年,寒素如故”的冯子材。

  主屋常设冯子材生平事迹展,透过丰富的史料和实物,一位如参天大树般的英雄形象愈发鲜明。

  临危受命,面对李鸿章等人“将老兵嫩”的质疑,他以“四能战”慨然作答:“人老节坚,久经沙场,能战;胸存正义,腹有远谋,能战;赤胆忠心,保土安民,能战;众志成城,牛犊驱虎,能战!”他抬棺出征,热血之志,至今令人荡气回肠。

  清史形容冯子材:“躯干不逾中人,而朱颜鹤发,健捷虽少壮弗如。”镇南关大战后,他又镇守云、桂、粤多年,牢牢守住了祖国大西南的防线岁逝于军中。作家谢凤芹在《国柱冯子材》一书中写道:“在中国历史上,除了姜子牙,没有哪个军事指挥官年近八十还亲自上前线打仗。”

  中法战争结束后,刘永福率军归国。由于黑旗军曾经反清,一些人心中仍视之为“匪”。冯子材却修书力邀刘永福回钦定居。他在信中诚恳写道:“人云一山不藏二虎,君祈莫信……夫惟英雄敬英雄。”并与刘永福相约,两人一居南、一居北,共同守护家乡。这一磊落之举,使钦州历史从此多了两颗闪耀的将星。

  “事实上,除了冯子材、刘永福之外,钦州历史上还涌现过众多的英雄豪杰。”谢凤芹介绍,beat365唐代名相姜公辅、岭南文豪冯敏昌都生长于斯,陶弼、岳霖、林希元、齐白石、黄兴等仁人志士亦在此留下佳话。这些风流人物犹如参天之树,蔚然成林,荫庇滋养着这片土地。

  劈山而来的平陆运河,将钦州推向向海图强的时代潮头,逐梦江海,更需要胆魄和勇气。

  钦州厚植文化土壤,让更多的英雄事迹得到弘扬,更多的英雄精神落地生根、抽枝展叶,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钦州文广体旅部门的数据显示,近年来钦州打造8条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旅游线路,挖掘红色遗(旧)址28处,在钦州老街设置了26个革命遗(旧)址二维码导览系统,“英雄故里”的城市名片愈发闪亮。beat365

  在钦州老街,沿着钦江漫步,冯子材出生成长的沙尾街故居、小董起义群英雕像、岳霖雕像、黄明堂雕像、刘永福故居……一处处镌刻历史记忆的遗迹串珠成链,在平陆运河沿岸构筑起弘扬英雄精神的文化地标。

  如今,日新月异的运河建设,正在书写新的传奇。跨越时空的英雄精神,也将在奔腾的运河中传承不息,焕发新的生命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