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新闻

beat365入口精神谱系里的“平安答卷”

2025-03-07 19:34:34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完善社会治安整体防控体系,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巍巍青山铸忠魂,红色血脉永赓续。在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西柏坡的赶考精神、南湖红船的初心印记、井冈山上的星火燎原、古田会议的信仰光芒、遵义城头的历史转折、延安窑洞的真理之光,其构筑而成的伟大精神,是中国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年11月,来自六个革命圣地的公安派出所被授予全国公安楷模称号,他们以藏蓝守护红色热土,用忠诚续写时代答卷。值此全国两会召开之际,江西、河北、浙江、福建、贵州、陕西六省法治报联动推出特别报道,通过跨时空对话,全景展现公安队伍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淬炼的忠诚警魂,在守护革命圣地中践行的为民初心,以此致敬永不褪色的信仰传承,献礼新时代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壮阔征程。

  2月6日,井冈山市公安局茨坪派出所全体民(辅)警怀着崇敬的心情,来到北山烈士陵园,向烈士墓碑敬献花篮,beat365官网深深鞠躬,表达对先烈们的无限敬意和缅怀之情。作为“革命摇篮”的守护者,该所全体民(辅)警用“信念红”,筑就永葆忠诚的红色堡垒,建设“平安井冈山、人民满意山”。

  作为全国“公安楷模”和全国首批“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茨坪派出所经过多年探索,先后创新推行分级调解、“五老”调解、庭审调解、网络调解等工作方法,提炼总结出“井警有调”解纷工作法。联合井冈山管理局旅游管理处等部门成立矛盾纠纷应急小组,共同化解涉旅矛盾纠纷;针对疑难复杂矛盾纠纷,联动当地法庭共同研判、评估风险、快速化解,使茨坪镇矛盾纠纷化解率连续十年保持在100%。2024年2月,该解纷工作法获评新时代“枫桥经验”吉安实践先进典型。

  此外,茨坪派出所凝聚群防力量,打造“1+5+N”群防群治模式(“1”,即茨坪派出所党支部;“5”,即“五老”调解队、红袖章义务巡防联调队、志愿服务队、“指尖”警务队、信息员队伍;“N”,即广大群众),筑牢社会治安“第一道防线”,书写新时代的“平安答卷”。

  2月18日,茨坪派出所收到广东游客何女士寄来的一面锦旗,感谢民警和热心群众帮其找回遗失物品。

  “这场爱心接力让我们深切体会到,在井冈山,红色精神从未远去。从未留名少年的拾金不昧,到店家主动提供事发地视频,再到警察全力寻找我们,处处彰显红色基因传承。正如我孩子在日记里所写:长大后,我要成为像警察叔叔那样发着光的人。”何女士表示。(新法治报全媒体记者黄婉琼)

  2月28日,西柏坡纪念馆广场上,鲜艳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鲜花簇拥的“西柏坡新中国从这里走来”几个大字,熠熠生辉。

  河北省平山县公安局西柏坡派出所依革命圣地西柏坡而生,既是景区派出所,也是山区派出所。“工作中,我们秉持群众是家人,游客是亲人,自己是西柏坡人的服务理念,不断强化警景协作、矛盾联调、群防群治等工作机制。”西柏坡派出所所长郎利军说,2024年,西柏坡派出所为游客找回遗失物品127件,找到走失老人、孩童21名。另外,该所在西柏坡纪念馆广场等处设立“柏坡警蓝”景区服务示范岗,为游客提供帮助。

  “以前是有任务下任务,没任务下村,如今是有警出警,无警访民,密切了警民关系。”郎利军说。针对山区村民居住分散等问题,他们探索“驻村守望”新机制,设立“柏坡哨兵”驻村联络点,警民之间实现双向奔赴。

  一项项警务运行机制改革创新,一次次用心用情用力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西柏坡派出所民(辅)警赓续红色血脉,走好新时代“赶考路”。

  3月1日,在西柏坡派出所“老刘调解室”,前几日还剑拔弩张的邻居在民警和调解员的调解后握手言和,相互有说有笑。

  西柏坡镇某村两户邻居因修建排水管道问题发生纠纷,便找到民警来主持“公道”,最终达成和解。

  “乡亲们很信任西柏坡派出所的民警,把他们当成自家人一样,遇到事情第一时间会想起他们。”提到西柏坡派出所的服务,梁家沟村村民韩志平不由竖起了大拇指。(河北法治报记者张志青)

  2018年10月11日,浙江省嘉兴市公安局南湖区分局七一派出所揭牌成立,从该分局南湖派出所手中接过了传承59年的守卫红船的接力棒。

  聚焦争当红船护旗手、争创红色第一党支部,七一派出所创建党建品牌“起航”,扎实开展“一个目标、一个阵地、一对师徒、一套机制、一种文化、一种真情、一个联盟”的“七个一”党建工作,并依托红色南湖独特资源,深入开展情景式、互动式教学活动,进一步激活和深植红色基因。

  红船旁的“红船守护岗”,是七一派出所的红船卫士党员先锋岗,不仅是守护红船的第一哨,也是服务群众的第一站。

  此外,人们行走在南湖景区内外,一定不会错过另一道风景线红船义警。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形成警力与民力的时空互补,是七一派出所守护南湖区域绝对安全的重要法宝之一。南湖公安现有13支专业义警队,上万人的力量,成为南湖畔民警的可靠臂膀。

  “新时代、新使命,我们全所上下会继续坚持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提升公安机关新质战斗力,为党和人民守根护脉!”七一派出所负责人说。

  3月2日,游客沈女士拿着失而复得的手机向七一派出所民警表达谢意:“太感谢了!没想到手机掉到水里都看不见了,你们还能帮我捞起来。”这得益于七一派出所自主研发的水下可视化打捞仪。

  近年来,来南湖景区的游客越来越多,东西掉进湖里的事情时有发生,2020年,七一派出所民警唐杰凡研发“水下可视化打捞器”,现已帮游客打捞物品400余件。(姚隽浙江法治报记者陈佳妮)

  3月4日,福建省上杭县公安局古田派出所内,92岁的首任民警邱永康正为全体民(辅)警上党课。66年来,该所不断传承的理想信念火种正续写新篇章。

  新警入职必访革命旧址,每名民警都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古田派出所所长童建强介绍:“我们创造性地将《古田会议决议》中红军党内教育的10个方面内容及18种教育方法融入队伍教育管理中,以此强化民警的理想信念。”

  春去秋来,队伍更迭数代,但“夜提灯笼访贫农”的传统始终鲜活。民警们带着“驻村夜访本”走遍阡陌,倾听群众心声,80多年前苏区干部的为民情怀,如今化作新时代的温暖注脚。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古田派出所依托智慧警务开展视频巡检织就智慧天网;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开展“群群联防”,串联起辖区各片区的治安防控力量平安网格;推出联勤联防勤务新模式,聚合8个单位力量,合署办公、机制融合、资源共享良好的社会治安造就了一个“不关门”的红色平安小镇。

  “朱警官,最近好吗?”3月初,古田派出所民警朱成龙收到“老朋友”老胡的问候短信,beat365官网会心一笑。

  时间拨回到2024年6月23日17时45分,该所值班室电话铃刺破雨幕。“我们在庙金山迷路了!”老胡报警求助,此时,暴雨如注,山里能见度不足5米。

  当天18时37分,民警朱成龙和同事带着救援装备到达现场。“老胡”手电的强光在浓雾中划出微弱的光带。明明听得见老胡的回应,但就是见不着人。

  “这里!”20时05分,救援队员在密集的灌木丛中发现了蜷缩的两个人。“我这条命捡回来了!”老胡用颤抖的手紧攥住民警胳膊。

  当天21时09分,救援队员与被救者安全地走到山脚。2天后,老胡送来了锦旗,临别时,又给了民警一个大大的拥抱。(福建法治报记者周敏)

  在遵义老城核心区,每天有1万余名游客穿梭于红色地标之间。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全国“公安楷模”这份亮眼的“平安答卷”,由贵州省遵义市公安局红花岗分局遵义会议会址派出所用76载光阴写就。这里,每名民警都是红色基因的传承者,更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践行者。

  作为全国唯一以红色会址命名的派出所,其将“五个一”红色育警工程融入血脉:一次瞻仰叩问初心,一次宣誓铸牢忠诚,一首红歌激荡情怀,一本红书滋养精神,一段“长征路”丈量信仰。

  “多亏民警化干戈为玉帛!”辖区居民李女士提起去年派出所民警帮其处理与邻居的宅基地纠纷时,仍感慨万千。该所构建的“1+N”群防群治体系,联动16支社会力量,将平安网络织得更密,辖区可防性案件同比大幅下降。

  面对年均500余万游客的服务需求,该所创新“三店三员”模式:“旗舰店”实现71项业务“一窗通办”,“体验店”配置自助服务终端,“便利店”组建义工服务队。身着“红城义警”马甲的队伍穿梭在街巷,既是红色文化宣传员,又是社情民意收集员,更是困难群众勤务员。

  从红色沃土汲取养分,用为民初心浇灌平安。当清晨第一缕阳光洒向遵义会议会址,民警们又开始用行动延续90年前那场伟大转折的精神血脉。

  “本以为找不回来了,没想到警察比我还着急!”游客经先生谈起手机失而复得的经历仍难掩激动。去年5月的一个深夜,他在红军山警务站见证了民警的“破案速度”:仅用4小时就将手机送回。当经先生看到值班民警憔悴的脸庞时,读懂了“人民公安为人民”的深意。

  “我非常感谢遵义市红花岗区的警官!一切为了人民、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的好警官,为你们点赞。”经先生在感谢信中写道。(贵州法治报记者黄峰姚强)

  线日,在枣园革命旧址,陕西省延安市公安局宝塔分局枣园派出所张思德巡逻队队员一边巡逻,一边为游客提供帮助。

  “每一名新入所的民警都要诵读《为人民服务》。”枣园派出所所长赵强说,枣园派出所里摆放着一尊张思德负薪前行的雕像,雕像背后印刻着《为人民服务》全文,让真理之光愈燃愈亮。此外,枣园派出所还成立了以张思德命名的“四支队伍”,分别是张思德调解队、张思德巡逻队、张思德宣传队、张思德服务队。其中,张思德服务队坚持“分内事无条件办、分外事特事特办”,做了好人好事400余件,收到锦旗65面、感谢信25封。

  “全国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全国公安楷模”赵强说:“每一项荣誉都是激励和新的起点,传承好张思德精神,践行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责任。”

  2月28日,枣园派出所张思德服务队队员敲响了枣园街道温家沟村孤寡老人冯侯莲的家门。因为天气要降温,他们放心不下老人。见到服务队队员,冯侯莲连忙招呼他们进屋。“你们这么忙,还常想着我,我这心里可暖和了。”冯侯莲感慨道,“十多年了,你们隔三岔五就来看我,比亲人还要亲哟!”

  年逾七旬的冯侯莲身患残疾,行动不便。前些年,丈夫和儿子相继去世,女儿远嫁。民警在一次入村宣传时,了解冯侯莲的情况后,决定对老人长期定点帮扶。这一帮就是十多年。

  冯侯莲说:“我和他们从素不相识到成了亲人,他们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如今谁问我日子过得咋样?我都会告诉他们,日子比蜜甜咧。”(西部法治报记者马文青李志勇)

  贵州法治报记者黄峰在中华大地的精神谱系里,革命圣地的灯火始终照亮着前行之路。西柏坡的“赶考”之问、南湖红船的初心启航、井冈山上的星火燎原、古田会议的信仰淬火、遵义城头的转折号角、延安窑洞的真理光芒,这些镌刻着红色基因的精神灯塔,如今在六个“公安楷模”派出所的守护中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他们驻守的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精神高地。“公安楷模”的实践,是红色基因与公安使命的深度交融。他们以忠诚为底色,将革命传统转化为守护平安的“硬核力量”;以创新为路径,在数字赋能中开辟基层治理新格局;以民心为标尺,用“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的实际行动诠释“人民公安为人民”的铮铮誓言。

  六地派出所获评全国“公安楷模”的生动实践,为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提供了鲜活注脚。他们证明:红色基因不是静止的符号,而是融入血脉的行动指南;忠诚警魂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扎根大地的为民担当。当革命圣地的精神火炬代代相传,新时代公安队伍必将以更坚定的步伐,在红色沃土上谱写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时代华章。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