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新闻

用根艺点亮生活 让枯木重焕生机beat365登录

2025-03-06 20:53:23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在很多人眼中,枯树根、老树干平平无奇,甚至被当作柴火填进灶坑。而在我市创业者刘毅恒眼中,每一段不起眼的树根都是大自然的艺术品,一把锋利的刀、一双灵巧的手,一段段枯木经他双手焕发生机,成为一件件被赋予生命的艺术品。

  近日,走进刘毅恒创办的芦山县大自然根艺厂,乌木的芳香扑鼻而来。红色文化主题和中国梦主题的一个个雕工精细、栩栩如生的根雕摆件映入眼帘。打磨器沙沙作响,刘毅恒神情专注,在他的巧手下,一件栩栩如生的根雕作品略见雏形。

  “我很小就喜欢木雕和根雕,现在已经是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打算往更深层次发展……”聊起创业经历,刘毅恒侃侃而谈,他的眼里闪着光。

  刘毅恒1974年出生于芦山的木雕世家。小时候的玩具,小狗小马小鸟,都是老一辈雕刻的工艺品,让他爱不释手。

  他6岁开始跟随父亲学习雕刻技艺,8岁就能刻童子、财神、关公等小摆件,从小手上就遍布伤疤和老茧,但他毫不在意。

用根艺点亮生活 让枯木重焕生机beat365登录

  “随着逐渐长大,我想自己做一个完整的根雕作品。”有了这个想法,刘毅恒除了到学校上课外,每天守在根雕老师傅身旁,学习根雕技艺。师傅没有时间手把手地教,他就自己观察琢磨。夜以继日地坚持,刘毅恒终于开始上手,从用废料尝试雕刻到独立完成作品。

  1994年,刘毅恒在芦山县职业高级中学美术班毕业后,便开始独立设计创作木雕作品。1998年,他正式进入木雕艺术行业,创办了芦山县大自然根艺厂。

  凭借一手好技艺,产品销路从芦山、雨城逐渐拓展到成都、北京、福建、广东、上海等地,有的还远销国外。

  2005年,刘毅恒被授予“四川省工艺美术大师”荣誉称号。2019年,他的作品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大赛金奖。2021年,刘毅恒被评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刘氏木雕”代表性传承人。

  刘毅恒热爱根雕也爱自己的家乡。芦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被誉为“汉代文物之乡”。芦山根雕传承汉代石刻精髓,充分利用树根的天然造型,以“巧雕”化腐朽为神奇。

  刘毅恒认为根雕讲究“三分人工,七分天成”,首先要保留天然的艺术造型,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创作。能够用家乡的原材料进行创作,展示中华传统文化,这让他十分自豪。2008年,经相关部门批准,芦山县大自然职业培训学校开办,刘毅恒任校长。

  现已带徒传艺372人,培训雕刻技工1676人,所有学徒全部就业,其中167人办厂开店。在教学过程中,出版雕刻培训教材《根雕艺术与创作》。

  同时,beat365官网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人社部门多次派出业务骨干针对企业把脉问诊,积极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助推企业健康发展。大自然根艺厂分别于2021年、2023年成功申请小微企业创业担保贷款共600万元。

  “幸好有这两笔贷款,我扩大了厂房的规模,有了更多的原材料,将我的根雕展览馆进一步提升优化。”提起创业担保贷款,刘毅恒连连称赞。

  与此同时,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刘毅恒积极推动芦山根雕与雨城竹编、宝兴汉白玉、荥经黑砂陶艺联合成立雅安特色文创产业联盟,并与四川大学、四川美术学院合作建设校企研学基地,打造特色大师展馆、电商平台、游客体验中心、特色根雕民宿等,增强根雕产业“造血”能力。

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