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看演出、赏民俗、品美食,2025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在海云广场正式开街
海涌灵蛇韵,云绕福地祥。2月9日上午10时18分海云广场上人潮涌动,一曲《舞动海云》开场舞蹈拉开了2025年青岛萝卜元宵糖球会开街仪式的序幕。
“初九咬春,十六踩圆”,这一传统习俗深具地方特色。“咬春”即吃萝卜、赶萝卜会,咬的是萝卜之脆爽,寓意着新年的希望与活力;“踩圆”则是吃糖球,赶糖球会,踩的是糖球之圆满,象征着团团圆圆、幸福美满。这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记忆的传递,蕴含着岁月如火,团圆如歌,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
开街仪式上中车科技园(青岛)有限公司总经理彭广辉,中国好人、全国最美基层民警、省、市级道德模范、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兴隆路派出所社区民警马怀龙,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青岛高家糖球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高士湘共同上台,依次敲响海云大锣,用传统仪式为大家送上新春的祝福。
活动现场,民歌联唱《踏歌而来沿着黄河遇见海》,让观众在歌声中领略祖国山河的辽阔和壮美,感受来自黄河和海洋文化的深情与豪迈;胶东大鼓表演者用一曲《闹正月团圆的祝福》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山东传统曲艺瑰宝的独特魅力;《如影随形》将螳螂拳这一传统武术的精髓与现代街舞的动感节奏巧妙融合,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蓬勃活力;京剧说唱《粉墨梨园》用古老的京剧艺术与现代文化交相辉映,展现市北区深厚文化底蕴的同时,彰显着与时俱进、创新发展的精神风貌。
青岛市“沿着黄河遇见海”沿黄九省(区)非遗手造大赏也于当天同步启动。活动现场,18位来自沿黄九省(区)的非遗手造大师和50位山东省内、青岛市内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携手造精品集中亮相、展示展销。一项项非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
记者看到,现场有来自青海的银铜器制作及鎏金技艺、宗喀唐卡;来自四川的阿坝挑花羌绣、甘孜郎卡杰唐卡;来自甘肃的天水雕漆、夜光杯;来自宁夏的贺兰砚、黄河石胡杨木雕刻;来自内蒙古的乌拉特铜银器制作、蒙古皮雕或手工皮艺;来自陕西的黄帝陵青石雕、陕西黑陶;来自山西的晋秀、山西漆器;来自河南的董家钧窑、黄河泥沽沽;还有山东本省的黄河口扎刻、黄河口澄泥印等。“唐诗名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讲的就是我们甘肃制作的夜光杯。从受邀来青岛参加此次非遗手造大赏活动后就特别高兴,希望借此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夜光杯这种传承两千多年的手造产品。”来自甘肃的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刘宝莲激动地讲述着参展的喜悦心情。
“看到这么多精美的非遗作品,感觉非常震撼,仿佛穿越了时空,看到了沿黄流域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些手工艺品不仅展现了大师们的高超技艺,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市民王璐表示此行受益匪浅。
在活动现场,市民、游客被各类沿黄流域非遗名品吸引,感受到黄河文明精粹和非遗的独特魅力。同时,舞蹈、民歌联唱、胶东大鼓、武术街舞、京剧等文艺文化活动好戏连台,beat365下载在传统文化中融入现代元素,展现了青岛人民对家乡的诚挚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烈追求。期间,糖球制作大赛、元宵制作大赛等主题活动,戏曲民乐、流行音乐等专场演出轮番上演,海洋大集、主题展览等精彩板块齐聚,积极打造文化消费新场景,带动区域经济新增长,为青岛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注入强劲文化动能。
从2月9日开始,海云庵会场除了好吃、好逛的经贸市集,还有狮王争霸赛、高跷表演等传统民俗表演以及糖球制作大赛、元宵制作大赛等传统赛事,天天精彩不重样。
夜间文化大餐“国风夜海云”夜场演出也将震撼来袭。2月9日至2月12日每天18:30-20:30热力开动,四日狂欢燃爆青岛夜。
中车四方机车公园会场也将同步开展中车四方历史文化展、潮咖生活展、灵蛇献瑞蛇年主题名家剪纸展等特色展览,让您在漫步工业厂房的同时,品味胶湾记忆与人文新生。
此外,还有涉及美食美味、非遗民俗、潮流文创、好玩制作的主题市集,以及多处美陈打卡点、工厂探秘、“巳巳如意”系列盖章等活动。